
《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
《逆思維》、《恆毅力》、《零阻力改變》等暢銷書作者 強力推薦!《經濟學人》、《金融時報》、《INC.》、《行為科學家》選書推薦
兩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力薦
《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作者最新力作
現場實驗 × 行為經濟學 × 賽局理論,完全剖析各種誘因設計的底層邏輯
生活中或職場裡,你是否遇過,
那些說是鼓勵「團隊合作」,卻將「個人成功」設計為獎勵辦法的標準?
或者美其名說,要鼓勵「創新」卻「懲罰失敗」的規則?
更或是強調「品質至上」的公司,卻用「數量」來計算員工績效的狀況?
還是你是主管或父母親,急於試圖想要設計出一套讓員工或孩子按照你的要求做,卻總是不得其法?或搞錯方向?
行爲經濟學家葛尼奇,用上述的真實場景來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所提供的誘因總是失敗?或不得其法?他的答案是「我們所提出的誘因,充滿『混合訊號』。」
◎ 什麼是「混合訊號」?
「混合訊號」指的是,所提供的誘因,其發出的訊號原本應該是為了獎勵A行為,最後卻鼓勵了B行為。這種混淆了原始動機的訊號,就是「混合訊號」。例如:公司鼓勵員工創新,卻在他們的新方法失敗時懲罰他們(比方說延遲升遷),就是在傳達一個混合訊號。或如果訂定個人獎勵,卻強調團隊努力的重要性,也會產生混合訊號。
◎ 要怎麼消除「混合訊號」?
葛尼奇認為重點就在於:「你必須確保自己放進誘因的,確實是你想要鼓勵的事物」例如:如果想鼓勵團隊合作,就不要獎勵個人貢獻。抑或,想鼓勵人們著眼長期成果,就不該設立鼓勵短期績效的誘因。
电子版代找请联系:yefei147852
电子版代找请联系:yefei14785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的生活分享 » 《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PDF+mobi+epub高清完整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