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宇宙相关的科学知识的书 [英]爱德华?布鲁克《星空5500年》PDF电子版完整版百度云可下载

上期我们说到了“好的宇宙知识科普书 金伯利·阿坎德《NASA深空探索: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20年全记录》PDF电子版完整版百度云可下载载”,本期我们说说有宇宙相关的科学知识的书 [英]爱德华?布鲁克《星空5500年》PDF电子版完整版百度云可下载。

有宇宙相关的科学知识的书 [英]爱德华?布鲁克《星空5500年》PDF电子版完整版百度云可下载

  编辑

  ★地图专家、皇家地理学会会士 重磅作品

  作者爱德华?布鲁克-海钦,英国地图专家,皇家地理学会会士。家学渊源,深受古旧地图和藏书文化的熏陶。

  《星空5500》(The Sky Atlas)在英国亚马逊地图与地理榜单持续在榜。布鲁克-海钦出版的《世界奇幻地图》也曾在欧美掀起地图热潮,广受赞誉;《地图4000年》(The Golden Atlas)入选爱德华?斯坦福写作奖。

高清电子书下载请联系(菲勉费)
高清电子书下载请联系(菲勉费)

  ★一部关于宇宙的想象和发现的非凡纪事

  这本图集收录了从古巴比伦、古希腊、古中国到近现代的人类对星空探索的大事记,甚至涵盖了可能与星空有关的各种史前遗迹,佐以惊心动魄的故事和壮观的插图,讲述了包括古希腊人的水晶宇宙、天空之上的中世纪海、幽灵行星等有趣故事。从历史、宗教、艺术等领域讲述人类与广袤宇宙连结的历史,跨越时间和文化,形成一部关于宇宙的想象和发现的非凡纪事。

  ★绝美星图图集,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本书收录5500年来的200余幅绝美星图,涵盖全球各个文明、国家、地区在不同时代对星空的认识,展现人类千百年对星空的迷恋与努力探索,解密隐藏在星光中的秘密信息。每一幅星图都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们或灵活、或独特、或瑰丽。星图惊艳了时光,它们的美穿透了时代,直到现在依旧闪烁着光芒。

  ★精美装帧设计,极具收藏价值。

  本书采用硬壳精装,锁线装订,可180度平摊,无障碍阅读;用纸纯厚、有质感,完美呈现星空闪耀之美。

  媒体评论

  “结合了神话和科学,用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了人类对天空的痴迷。书里充满了令人惊叹的图片,从*早的洞穴星图到现代高分辨率星空照片”——《每日邮报》

  “惊艳”——Space.com 网站

  “一本漂亮的书,令人惊叹,用星图讲述了我们曾经相信的关于宇宙的所有神话故事”——BBC广播二台“一本美丽、漂亮的书。画,画,地图-非常精美。太多精彩的故事了。”——Georgina Godwin,《单片眼镜》作者“这本有着精美插图的书跨越了天文学和天体制图学的历史……布鲁克?海钦在使这一复杂的科学主题易于阅读并使读者感到兴奋方面做了出色的工作。艺术、星体图和照片,有着宝石般的颜色,使这本书发光。读者们会想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畅想一番”——《书单》杂志“继《世界奇幻地图》(The Phantom Atlas)和《地图4000年》(The Golden Atlas)之后,布鲁克?海钦的作品以同样华丽的插图和学术成就与它们相匹配”——《外交官》杂志“一本送给你生命中的历史爱好者的书。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天体制图宝库,其中包括伟大的天文发现、古代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有翅膀的月球生物、云层之上的海洋以及一位爱德华时代的贵族绘制了火星上的外星生命图”——《先驱报》

  “如此美丽的一本书,关于我们如何看待我们的星、外星人、神话……尤其”——Jen Campbell,《书店的书》作者“一本漂亮的新书。天空地图集上有无数精彩难忘的故事。如此诗意…充满了地图和插图”——Cerys Matthews,BBC广播6台音乐节目“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宇宙地图、绘画和手工艺品的集合,它们描绘了我们在整个历史中对天堂的想象”——《Big Issue》杂志目录

  古代人眼中的星空

  史前观星

  古巴比伦人

  中国古代的星象家

  古埃及天文学

  古希腊人

  天球论

  托勒密的地心宇宙观

  印度耆那教的宇宙

  中世纪的天空

  伊斯兰天文学的兴起

  “摄星仪”星盘的发明

  伊斯兰天文著作影响欧洲

  欧洲的天文学

  对星空的新研究

  苍穹之上的汪洋

  捕捉宇宙:机械钟表技术和印刷机

  天文现象:部分

  中美洲

  科学的天空

  哥白尼的革命

  第谷? 布拉赫

  约翰内斯? 开普勒

  伽利略? 伽利雷

  笛卡尔的宇宙

  约翰内斯? 赫维留测绘月球

  牛顿物理学

  哈雷彗星

  近代的天空

  威廉? 赫歇尔和卡罗琳? 赫歇

  “就叫它们小行星吧!”

  约翰? 赫歇尔和“月球大骗局”

  证认海王星

  幽灵行星——祝融星

  光谱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诞生

  天文现象——第二部分

  珀西瓦尔? 洛厄尔看见了火星上的生命迹象

  寻找X 行星和冥王星的发现

  将群星分门别类:“皮克林女子天团”

  宇宙的新视角:爱因斯坦、勒梅特和哈勃

  20 世纪以后天文学的突破性进展

  后记

  译名表

  致谢

  在线试读

  古代人眼中的星空

  天穹是永恒的奇观之源。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表达的古老信念,用现代语言读起来依旧熠熠生辉,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对天空的一次次回应,也在现代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们在天穹这个巨型的舞台上,找到了众神、巨怪,学会了度量时间,发现了化学成分的秘密,甚至受到了神的告诫;而悬在人类头顶的宇宙无边无垠,让这一切又有了令人心生敬畏的意味。天穹还有一种神秘的魔力,像催眠术一样让人无法自拔,天空的奥秘一层又一层仿佛没有穷尽,人类破解掉一层,还会有更多的新谜团出现,破解的谜团越多,我们就越是被深深吸引。有史料记载的人类问天的历史早是从苏美尔人开始的,这部分内容我们在后文会展开叙述。那么在有史料记载之前呢?人类和天空的关联是怎样的呢?

  考古天文学就是研究上述问题的学科,这是一门通过研究遗存下来的零星物证,破解史前人类与天空之间谜一般关系的学科。我们应该将考古天文学和后文会提到的古代天文学学术传统区别开来。近些年来,尤其是在欧洲,远古天文学文物的发现,使我们对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人类生活图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我们现在知道了,远在文字体系和辅助观测的光学仪器发明之前,人类已经掌握了复杂精妙的数学和天文学的知识,而我们显然低估了那个时代的认知水平。

  史前观星

  1940年,在法国西南部蒙蒂尼亚克附近,一群十几岁的孩子正在和宠物狗嬉闹,偶然发现了一个小洞口,这就是拉斯科洞窟的发现过程,史前的艺术品就此展现在世人面前。据其中一个名叫马塞尔? 哈维达的孩子回忆,他们发现“洞窟的墙上、洞顶上画着成群结队的动物,比现实生活中的动物要大”,哈维达还补充道:“仿佛每只动物都在动。”据统计,拉斯科洞窟的内墙和洞顶遍布着600 多幅矿物颜料彩绘和约1500 件线刻作品,被誉为“史前西斯廷教堂”。好几代人共同努力,终于将这些艺术品的创作年代确定为距今大约17000 年。洞窟包含如下几个区域:公牛大厅、边廊、亡者通道、线刻厅、彩绘长廊及猫科动物厅。其中,公牛大厅因其区域内绘有一头17 英尺高(约5.2 米)的公牛而得名,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洞穴艺术作品中尺寸的动物画像。洞窟中的线描还体现出动物在不同时节的状态,带有一些季节性特征,比如秋季发情期的鹿、交配中的马、正在产崽的马。(奇怪的是,这里一只驯鹿的形象都没有,要知道在创作这些壁画的年代,驯鹿可是主要食物来源。)其中,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一幅绘在亡者通道墙上的线描,画面中有三个形象:一头公牛、一只鸟和一个鸟头人。慕尼黑大学的米夏埃尔? 拉彭卢埃克博士等人认为这就是现存早的星图,其中公牛、鸟和鸟头人分别代表织女一(天琴α)、天津四(天鹅α)和河鼓二(天鹰α),也就是现在的“夏夜大三角”。这三颗是北半球盛夏的夜空里明亮的天体之一。此外,公牛大厅还有一幅图,描绘的很可能是昴星团(也称“七姊妹星”)。画面上另有一些用颜料涂抹的小点,可能代表了其他一些小恒星。拉斯科洞窟曾在1948 年面向公众开放,但参观者的碰触和呼吸使得洞窟的内部环境发生了改变,这些史前艺术品的状态每况愈下。为了保护文物,拉斯科洞窟于1963 年关闭。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离原窟不远的复制品——拉斯科二号洞窟。拉斯科洞窟就像一座史前天文馆,让我们能够通过洞窟中的壁画,借助原始人的眼睛,看见冰河时代宇宙的样子。

  无偶,通过观测天空来计算时间的技术可能在文字发明前就存在了。在苏格兰沃伦菲尔德地区发现的公元前8000 年前后的中石器时代“阴历”遗迹就是一个例证。2004 年,人们从空中发现了这12 个坑洞,发掘活动也由此展开。人们发现,12 个坑洞似乎是在模拟12 个月中的月相变化。而且在冬至那一天,12 个坑洞排成的弧线的开口正好能对上东南地平线上日出的位置,这可能是一种“天文校正”机制,让原始社会依靠狩猎和采集生活的古人能够在每年冬至,用太阳的位置重新调整他们的“阴历”,更好地记录时间流逝和季节变换,既有象征意义,也有实际可操作性。这是一种根据天象记录时间的体系,也是这种结构体系古老的例证。而且在之后几千年内,整个欧洲都找不出第二个能相提并论的结构体系来。

  不列颠群岛上的中石器时代遗迹特别丰富, 其中巨石阵也是考古天文学重要的研究对象。据考证,巨石阵大约是公元前3000— 公元前2000 年之间“ 拔地而起”的。在它的建造过程中,人们也设置了两条与天文有关的轴线,一条大致指向夏至日日出的位置,另一条则指向冬至日日出的位置。维多利亚时代的天文学家诺曼? 洛克耶(1836—1920)曾在书中写道:“我认为,(巨石阵)这处古代遗迹建造的目的,就是观测天体从何处升起又在何处落下,并标记出这些位置。这个观点现在完全站得住脚。”在洛克耶看来,巨石阵确实承载了一些天文功能,这一点不言而喻,那么,有没有可能巨石阵就是一座古代天文台呢?由于缺乏确证,这个观点的呼声再高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近些年来对巨石阵内圈青石的研究表明,这处遗迹可能还有另外一个与声学相关的功能:巨石阵内圈采用青石是因为敲击石块时,青石发出的声音具有明显的声学特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内圈没有选用当地的石材,而要从180 英里(约290 千米)以外的彭布罗克郡大费周章运来这些巨大的青石。据说在青石的原产地彭布罗克郡,18 世纪初的马恩科洛朝格乡村教堂就已经使用青石材质的钟了。

  关于巨石阵的功能,还有另外一种猜测。人们发现,巨石阵建造完成之后的500 年间,它周边埋葬了大量的人类遗骸。如果仅考虑这一方面的证据,而不强求在丧葬和天空之间建立某种直接联系的话,那么巨石阵很有可能是一个坟冢。实际上,丧葬仪式和天空崇拜之间的联系古已有之,在各个文化中都有流传。比如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祆教)会修建“ 寂静之塔”,将逝者的遗体放置在这种高高的圆形结构建筑上,供食腐的鸟类啄食。同一时期的中国西藏也有类似的丧葬传统,并沿用至今。这种丧葬仪式在西藏被称为“天葬”,将遗体放置在山顶供鸟类食用,这是因为藏传佛教认为,一旦灵魂逝去,躯体只不过是一具空壳,不如慷慨地将之供奉于天地间的生灵。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本天文学科普图集,汇集5500年来各个时代的星图,串联起关于宇宙的神话和科学,对天体制图史进行了辉煌总结。作者梳理了人类自古以来对天空的视觉认识发展过程,从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四个阶段,历数世界各地对天体的痴迷文化,以及故事和传说,结合及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哈勃等历代科学家的贡献,将天体神话、宇宙哲学,以及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里程碑性发现,配以远古星图岩画、中世纪手稿、世界名画、各种星图、卫星照片,以及古董仪器等实物珍品照片等200多张精美插图,浓缩成一次5500千年星图的图解之旅。

  作者介绍

  爱德华?布鲁克-海钦(Edward Brooke-Hitching),英国地图专家,皇家地理学会研究员,独立电影人,英国BBC热门百科益智节目《奇》(QI,Quite Interesting)撰稿人。继承了古董书商父亲家学渊源,深受古旧地图和藏书文化的熏陶,在埃克塞特大学攻读英文和电影。2016年以广受赞誉的《奇幻地图》(The Phantom Atlas)一书在欧美掀起地图热潮,之后陆续出版《黄金地图》(The Golden Atlas,入选爱德华?斯坦福写作奖)、《天空地图》(The Sky Atlas)等系列专著。

  基本信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的生活分享 » 有宇宙相关的科学知识的书 [英]爱德华?布鲁克《星空5500年》PDF电子版完整版百度云可下载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