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说到了“有关亲子教育的书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PDF电子版百度云完整版可下载”,本期我们说说亲子教育孩子的书 马利琴《叛逆期孩子的正面管教》PDF电子版百度云完整版可下载。

1.教育作者近十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孩子走出叛逆期作者马利琴,从事教育工作近十年,对叛逆期孩子的正面管教很有心得和经验。她提倡不打不骂、不动气,温和而正面管教地帮孩子走出叛逆期。
高清电子书下载请联系(菲勉费)
高清电子书下载请联系(菲勉费)

2.孩子叛逆不等于变坏,只证明他“长大”了
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很多家长不是担心他们变坏,就是给孩子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其实,叛逆期的孩子之所以变得“叛逆”,只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现象的一种描述,指的是孩子用各种离经叛道或不易被接受的方式,试图掌握人生的主导权,因而与父母之间出现短暂的紧张甚至冲突的互动关系,于是把这种种的现象统称为“叛逆”。其实,从人类身心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叛逆,其实就是一种“长大”的过程。
3.针对叛逆期孩子的主要行为和情绪,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脱敏指导(1)叛逆期的孩子,情绪阴晴不定,怎么办?
(2)孩子爱对着干,一直不配合,怎么办?
(3)憧憬未来,却又对未来充满恐惧,怎么办?
(4)孩子交朋友说不得,喜欢另类的朋友,怎么办?
(5)爱穿奇装异服,喜欢标新立异,怎么办?
……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和共情孩子的行为,通过共情陪伴和接纳、引导孩子,才是良策。
4.内容与理论相结合,案例真实
内容包括孩子的生活、学业、社交、心态、性格、情绪、综合能力、价值观和理财观等方面,分析了孩子叛逆的原因;全书以正面管教的理念和心理学知识为依托,给出了贴切的引导方法;由于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故事来源于真实的青少年案例和经历。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叛逆期孩子的正面管教:换种方式爱孩子,帮孩子赶走叛逆期的躁动开本:32开作者:马利琴定价:42.00
ISBN号:9787515824437出版时间:2019-07-01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印刷时间:2019-07-01版次:1印次:1
*章 追根溯源,找到孩子叛逆的心理根源
◎叛逆是孩子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 // 002
◎叛逆心理是孩子心思不成熟的映射 // 006
◎家庭是滋生孩子叛逆心的摇篮 // 010
◎叛逆心与孩子学校的不良因素有关 // 014
◎不良社交因素,也会让孩子叛逆没商量 // 018◎大众传播与社会文化对孩子叛逆心的影响 // 023第二章 爱孩子,就要让叛逆中的他管好自己的生活◎“自己去查电脑” —— 给孩子张嘴说话的机会 // 028◎“让我一个人待会儿”——鼓励孩子走出封闭的牢笼 // 032◎“跟你有什么关系” —— 孩子的事情,要巧妙涉足 // 036◎“我不想跟你说” —— 合理引导孩子跟父母畅快沟通 // 041第三章 帮孩子,就要让叛逆中的他搞好自己的主业◎“我就是不想学”—— 跟孩子一起找到学习的动力 // 046◎“我讨厌英语了”—— 提高孩子对弱势科目的兴趣 // 049◎“我们英语老师太凶”—— 引导孩子适应老师的风格 // 053◎“我都紧张成这样了”——帮孩子缓解学习压力 // 057◎“谁报的班,谁去上”—— 报辅导班,要跟孩子多商量 // 061第四章 管孩子,就要让叛逆中的他学会与人正确交往◎“我不想跟他们玩”—— 帮孩子走出社交恐惧症 // 066◎“多酷,我就是喜欢他”—— 引导孩子远离校外人士 // 070◎“就不吃包子了”—— 做不到时,就要直接拒绝 // 074◎“我就跟她好”——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 079第五章 疼孩子,就要让孩子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跟你有什么关系”——孩子的事情,要巧妙涉足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孩子学会避免冲突,与人友好相处,学会合作。事实上,孩子的日常活动中少不了冲突。冲突本身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让孩子在其中从不同出发点细致地重新审视自己,从而了解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以及理解他人的想法,然后克服认识偏差来认识人,珍惜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终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学会尊重、理解和宽容他人。
大飞和小飞是家里的两个孩子,两人年龄相差两岁。从小生活在一起,两人之间有快乐,也有冲突。
一次吃饭的时候,妈妈刚把饭菜摆放到桌上,就听到孩子的争吵声。循声看去,妈妈看到两个孩子正在抢座位,各自抓着椅子不肯放手,谁也不让。
“我倒要看看他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妈妈假装没看见。
两个孩子的争吵已经升级:大飞的脸涨得通红,小飞瞪圆了眼睛。兄弟俩就像好斗的公鸡,互不相让,僵持不下。
小飞先说话了:“看电视,先让你选;看书,也是先让你选。我总是让着你,你就不能让我一次!”
大飞回答说:“不行!我是哥哥,你得服从我!”小飞也不甘示弱:“我是弟弟,你得让着我!”
为了督促孩子吃饭,妈妈终于开口:“别吵了,快吃饭!都十几岁的人了,还抢凳子,丢不丢人!”
谁知妈妈得到的却是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时,大飞说话了:“石头、剪子、布,谁赢了就听谁的!”
经过一番角逐,小飞赢了,大飞只好表示服气。瞬间,饭桌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快乐气氛。
在冲突爆发时,如果父母及时介入可能会立即息事宁人,但孩子就失掉了可贵的解决冲突的机会,少了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在这则案例中,父母以旁观者的身份在一旁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没有介入孩子的争吵中帮助解决孩子的冲突,但孩子自己和平解决了。因此,在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不妨以观察者的身份多一分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从中将收获更多!
孩子之间的冲突是难免的,但能够维持冲突之后的友好关系,才体现孩子的处事能力与本事。有的时候两个孩子闹了别扭,在父母的处理下平息了,其实孩子之间并没想那么多,认为小伤小痛不算什么,自愈的能力也很强。但这个时候,父母如果还非要辩个是非曲直,就等于是把孩子的伤口扒开,里里外外探个清楚,并且还要展示给他人看,让他人来评判。且不说这个评判是否公正,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孩子的再次伤害。
另外,大人一旦出面,事情就升级了,矛盾的双方由孩子扩大到父母,涉及的利害关系越来越大,自保的本能就会让双方偏离事实本身,很难有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充分的思考,结果陷于情绪化之中,简单的事情也弄得复杂起来。再加上,大人对事情的处理方式会令孩子觉得可怕,*后弄得两个孩子之间有了隔阂。
再者,就算这一次父母为孩子讨回了公道,那下次呢?也就是说,父母的介入尽管可以解决一两次具体的矛盾,但改变不了孩子在群体中的处境。要知道,一个群体的结构是长期形成的,每个人都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和作用,外力很难去撬动它。并且,孩子有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父母的无端介入对孩子而言就是“不顺服”“搬救兵”,反而会加剧孩子之间的冲突。
因此,父母的介入要谨慎,多在私下进行,好不要将事情公开化,让孩子处于矛盾的焦点。大家的关注也是一种非常大的压力,会让矛盾双方都情绪失常。当父母把所有问题都搞清楚之后,和孩子进行充分沟通,达成共识,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这样孩子才会获得比较有益的经验。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孩子的冲突才需要父母介入?
1.孩子主动开口向大人求助时
通常,父母要判断孩子是不是真的受欺负了。并且父母不要逼迫或一直询问孩子在学校有没有被欺负,否则,就会造成孩子没被欺负也跟父母说自己受欺负了的局面。如果父母没有主动询问,而是孩子自己主动说出被欺负了,那么父母就要留意了。
通常来说,如果孩子自己觉得受伤比较大(不管是心灵还是身体),老师都会主动跟双方父母沟通。如果是老师疏忽了,没有沟通到位,父母也可以主动找老师沟通。
2.孩子和同学长期不和时
假如孩子总是说自己被欺负了,问他们的时候却总是说和同学关系不好,并且孩子很难改变这种现状时,那么应该引起父母重视了。
3.某种冲突反复发生时
当询问孩子具体细节的时候,父母发现某些冲突总是反反复复发生时,那么就应该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4.遇到危险或者伤害时
如果看到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到*,如打、咬等,明显有人会受到伤害,父母就应该立刻介入并制止。但是,也不要马上呵斥施暴者,要先救出并安慰受伤的孩子。当孩子带伤回来时,父母过问一下也无可厚非。只是,如何处理,追究到什么程度,应该在家和孩子商量好,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5.孩子总是愁眉苦脸时
孩子愁眉苦脸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被老师批评、成绩不理想、和同学发生矛盾等。这时候,父母可以委婉地和孩子沟通一下,比如可以这样说:“你*近总是愁眉苦脸,我们很担心。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可以跟爸爸妈妈说。”切记不要强迫孩子说,允许孩子保留自己的秘密,但也要表达自己倾听的愿望,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大人的尊重,也能体会到大人的关心。这不仅有利于发现孩子和同学之间的矛盾,还对亲子关系很有好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要经历三个叛逆期:一是“幼儿叛逆期”,出现在2~3岁的时候;二是“儿童叛逆期”,出现在7~9岁;第三个叛逆期通常出现在12~18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青春叛逆期”。
《叛逆期孩子的正面管教》主要讲述第三个叛逆期,因为此时期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很直接紧密。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喜欢标新立异,喜欢跟父母对着干,让父母烦恼不已,甚至开始打骂、吼叫、唠叨等,结果使孩子与父母渐行渐远。面对这种现状,本书针对叛逆期孩子的常见行为和问题,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并给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帮你的孩子平稳度过叛逆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的生活分享 » 亲子教育孩子的书 马利琴《叛逆期孩子的正面管教》PDF电子版百度云完整版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