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宏娜《新生儿婴儿喂养护理百科》PDF电子版百度云完整版可下载

上期我们说到了“王凯,李岩《呵护孩子的视力》PDF电子版百度云完整版可下载”,本期我们说说傅宏娜《新生儿婴儿喂养护理百科》PDF电子版百度云完整版可下载。

  宝宝出生后,新手父母几乎没有缓冲时间,得直接“上岗”带娃。虽然有一句老话叫“只愁生,不愁养”,但宝宝养得好才是所有父母都追求的。

  但第一次当父母,难免“惊”“喜”交加:不停地喂孩子、换尿不湿导致几乎睡不了整觉;一听到宝宝哭闹就六神无主,在焦虑边缘徘徊;和老一辈带娃观念有冲突,孩子冷不冷,能不能抱睡,矛盾僵持不下……很多父母吐槽,没养过娃,都不知道自己那么能熬。

高清电子书下载请联系(菲勉费)
高清电子书下载请联系(菲勉费)

  这些在父母看起来很复杂的育儿问题,在儿科医生傅宏娜看来,都是可以手到擒来的。她从业20余年,不遗余力地看门诊、参加医疗援助,因极具耐心和关怀,被人亲切地称为“傅姥姥”。她关心宝宝的生长发育,也理解年轻父母的不易,所以借此机会,抓住所有家庭“养得好,不焦虑”的精准需求,决定将自己的心血付诸于一字一句中,顺应自然养育的方法,分享国际先进育儿理念,让父母在了解宝宝的同时,对养育更有信心。

  傅医生的文字条理清晰,简单易懂,只为顺应年轻父母碎片化的阅读特点;工作之余还逐字逐句修改,对书稿有着和对医学一样的敬畏之心,只为呈现严谨的内容。

  翻开本书,体会为人父母的伟大,触摸儿科医学的温度。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新生儿婴儿喂养护理百科(汉竹)(第二版)开本:16开作者:傅宏娜定价:59.80

  ISBN号:9787571321666出版时间:2022-09-01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印刷时间:2022-09-01版次:1印次:1

  第一章 准备做妈妈

  宝宝出生前

  2 待产,准备好了吗

  2 准爸爸一定要知道待产包里有什么

  2 宝宝用品只买必需的

  3 准爸爸考虑好是否进产房

  3 人手不够,选个好月嫂

  3 好的月子中心舒服又不累

  4 了解分娩,减轻恐惧

  4 见红只是小小的临产征兆

  4 破水后立即躺平,将臀部垫高

  4 出现规律宫缩,该去医院了

  5 顺产的三个产程

  6 待产时准爸爸做什么

  ……

  新生儿期(1至28天)

  周

  32 宝宝的生长发育

  32 体重约3千克

  32 小脸和眼睛有些肿

  32 宝宝的体重为什么不升反降

  33 只能看到20厘米内的事物

  33 听力还未发育完全

  33 新生儿的触觉、嗅觉很灵敏

  34 特别关注

  34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治疗

  34 蓝光照射能有效改善黄疸

  35 观察新生儿大便的颜色

  35 喝母乳的宝宝拉得更稀、更多

  35 经常打喷嚏、打嗝

  36 母乳喂养

  36 宝宝天生就会吃奶

  36 初乳是宝宝的第一餐美食

  36 不要认为初乳发黄就挤掉

  37 顺产妈妈在产房就要开奶

  37 剖宫产妈妈半坐卧姿势哺乳

  37 3种正确的哺乳姿势

  38 产后两三天来奶水是正常现象

  38 奶水会越吸吮越多

  38 奶水太冲时用剪刀式喂奶

  38 24小时内喂奶8~12次

  ……

  40 混合喂养

  40 先喂母乳,再喂配方奶

  40 夜间母乳喂养

  41 警惕宝宝牛奶蛋白过敏

  41 宝宝过敏,妈妈要暂时回避奶制品

  41 喝奶粉也可能牛奶蛋白过敏

  42 换氨基酸配方粉需遵医嘱

  42 氨基酸配方粉至少喂养6个月

  42 脱敏后逐步转回普通配方奶粉

  ……

  46 人工喂养

  46 正确挑选奶瓶

  47 正确挑选奶嘴

  48 严格按照配方奶粉比例冲调

  48 冲调奶粉的水温在40~45℃

  48 冲调奶粉的具体步骤

  49 喂配方奶,以宝宝的需求为准

  50 日常护理

  50 纸尿裤超过2小时就要换

  50 怎么给宝宝换纸尿裤

  51 女宝宝清洗外阴要从前向后擦

  51 男宝宝的外生殖器要及时清洗

  52 给早产儿提供安静的环境

  52 卧室灯尽量换成睡眠灯

  52 早产儿要特别注意保暖

  53 给双胞胎穿不一样的衣服

  53 照顾双胞胎不能只靠妈妈

  54 睡眠习惯

  54 宝宝每天睡16~20小时

  54 “奶睡”容易让宝宝频繁夜醒

  54 边吃边睡可能引起呛奶

  55 疾病护理

  55 男宝宝阴囊水肿

  55 女宝宝假月经不要慌

  56 早教游戏与性格培养

  56 宝宝,我是妈妈

  57 宝宝,笑一笑

  ……

  婴儿期 (29天至12月)

  1月周

  94 宝宝的生长发育

  94 体重大约增长1千克

  94 只会做全身性的运动

  94 开始认得妈妈的脸和声音

  95 特别关注

  95 接种乙肝疫苗

  95 每天进行2~3分钟日光浴

  95 摒弃绑腿的旧习俗

  96 母乳喂养

  96 宝宝吃奶时间会缩短

  96 喂一次奶可以管3个小时了

  96 生理性吐奶不用担心

  97 混合喂养

  97 不要攒母乳

  97 不能放弃母乳喂养

  97 混合喂养更要多次喂母乳

  98 人工喂养

  98 不要用玩具逗弄宝宝

  98 不要强迫宝宝全部吃完

  98 学习使用小手触摸奶瓶

  99 日常护理

  99 不建议满月剃胎毛

  99 宝宝在家不必戴帽子

  99 宝宝袜子翻过来穿

  100 睡眠习惯

  100 创造昼夜分明的睡眠环境

  100 白天睡晚上玩怎么办

  100 适当顺应宝宝自身的“生物钟”

  101 疾病护理

  101 宝宝咳嗽先要找病因

  101 加湿器能让宝宝呼吸道舒服

  101 怎样帮助宝宝排痰

  102 早教游戏与性格培养

  102 转转真好玩

  103 体操小王子

  1月第2周

  ……

  幼儿期 (12月至3岁)

  12~15月

  298 宝宝的生长发育

  298 开始会走路了

  298 手眼协调能力提升

  298 个性越来越明显

  299 特别关注

  299 1周岁体检一定要做

  299 学会吃醋啦

  299 开启阅读之旅

  300 喂养常识

  300 开始练习使用学饮杯

  300 可以吃大人的食物了

  300 晚上不要给宝宝加餐

  301 日常护理

  301 防止宝宝吞食异物

  301 皮肤擦伤先涂碘伏消毒

  301 不要擅自剪倒睫毛

  302 疾病护理

  302 烫伤急救4步骤

  302 别让宝宝进厨房

  302 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303 早教游戏与性格培养

  303 倒来倒去真开心

  15~18 月

  ……

  聚焦育儿热点问题

  342 疫苗接种,宝宝的健康保护伞

  342 经济允许,接种自费疫苗

  343 接种疫苗后也可能生病

  343 对疫苗的安全性不必过度焦虑

  343 接种前不能隐瞒孩子的病情

  343 密切观察孩子30分钟

  344 孩子总生病,父母不用“玻璃心”

  344 孩子容易生病,很正常

  344 儿童更容易受感染

  344 儿童病情变化快

  345 学龄期孩子容易生病

  345 相信为孩子选择的医生

  346 “一月一病”,幼儿园仍要坚持去

  346 远离“免疫力神药”

  346 抵抗呼吸道感染,重点在预防

  346 患手足口病,孩子要隔离2周

  347 患腮腺炎应隔离至肿胀消退后3天

  347 15 天内没有出

  周

  宝宝的生长发育

  经历了艰辛的十月怀胎和刻骨铭心的分娩,那个在子宫里和妈妈朝夕相处的小天使迫不及待地降临人间。

  他(她)那一声嘹亮的哭声像是在告诉爸爸妈妈:“你们等了很久吧,快来欢迎我吧!”

  体重约3千克

  刚出生的小家伙看上去很柔弱,体重约3千克,身长约50厘米。如果与这个标准稍有差异,妈妈也不必太过担心,随着一天天地成长,宝宝的身高、体重会趋于正常值。

  宝宝出生时与满月体格发育对比

  项目 出生时(中位数) 满月时(中位数)

  体重 男婴 3.32 千克,女婴 3.21 千克 男婴 4.51 千克,女婴 4.20 千克身长 男婴 50.4 厘米,女婴 49.7 厘米 男婴 54.8 厘米,女婴 53.7 厘米头围 男婴 34.5 厘米,女婴 34.0 厘米 男婴 36.9 厘米,女婴 36.2 厘米注:数据来自原国家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2009年发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数据采用中位数,后同。

  小脸和眼睛有些肿

  刚出生的宝宝,由于在产道中受过挤压,所以小脸和眼睛都会有些水肿,一般两三天后水肿就会消失。另外,新生儿早期眼球尚未固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很弱,常有短暂性斜视的情况发生,看起来有点像“斗鸡眼”,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宝宝的体重为什么不升反降

  细心的新妈妈抱宝宝或给宝宝称体重时,发现宝宝在出生后的几天里体重下降了,于是感到很着急。其实这个现象是正常的。由于这几天宝宝喝奶较少,同时有不显性失水和胎便排出,所以体重有所下降,较刚出生时体重减轻6%~9%,即生理性体重下降。只要体重下降在合理范围内,就不用担心。随着宝宝的进食,这种状况在出生后10天左右逐渐改善,宝宝开始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只能看到20厘米内的事物刚出生时,宝宝虽然可以看见,但视力还很弱,只能看清20厘米范围内的东西。也就是说,当宝宝躺在妈妈怀里吸吮乳汁时,基本只能看清妈妈的乳房,至于妈妈的样貌,那就太模糊了。这种状况大约要持续1个月。除了视觉能力较弱外,宝宝能辨识的色彩也很少,除了黑和白,能看到的是红色。

  听力还未发育完全

  宝宝的听力发育得相当早,当他(她)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能听到声音了,但这并不代表宝宝一出生就拥有和成人一样的听力。此时,宝宝的外耳与内耳之间的鼓室里没有空气,因此听觉灵敏度很差。所以正在酣睡的宝宝只有听到很大的声音时,才会惊醒啼哭。虽然宝宝听力还不是很发达,但他(她)对声音是有喜好的,尤其喜欢妈妈的声音。在出院前,医生会给新生儿做听力筛查,如果此时有单侧未通过或双侧未通过的结果,爸爸妈妈也不用特别担心,等宝宝做42天体检时复查一次听力,即可知道确切结果。

  新生儿的触觉、嗅觉很灵敏

  除了视觉和听觉,新生儿也会有冷、热、疼痛等感觉。宝宝还能感受物体的质地,并且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的东西。嘴唇和手是宝宝触觉灵敏的部位,所以新生儿都喜欢吸吮手指。他(她)还特别喜欢依偎着妈妈,喜欢妈妈温柔地用双手抚摸、拥抱自己。另外,宝宝的嗅觉能力也很强。刚出生两天的新生儿就可以闻出自己妈妈的乳垫和别的妈妈的乳垫味道不一样,这可能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宝妈经验谈】多给宝宝做抚触

  别因为宝宝软就害怕碰他(她),他(她)可是很喜欢爸爸妈妈温暖的手掌的。多抚触可以刺激宝宝感觉器官的发育,还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

  3月周

  疾病护理

  宝宝身上出现痱子,主要是因为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下,一直躺在床上,无法翻身,身上出现的汗液不蒸发,导致毛孔堵塞。不仅是夏天,如果冬天父母在室内给宝宝穿的衣服过多,或夜间盖的被子过厚,宝宝也可能会出痱子。

  辨认是痱子还是疹子

  爸爸妈妈可以根据以下3点,确认宝宝身上的红疹是不是痱子。

  观察疹子的性状。痱子由很多界限清晰的小粒状红色皮疹组成,摸上去有轻微扎手的感觉。

  观察出疹的速度。痱子的出疹速度很快,一两个小时甚至十几分钟就可能大面积出现,局部皮肤干燥透气后会很快好转。

  持续观察疹子的变化情况。痱子通常会由红点变成脓包,甚至破溃、化脓。

  如何预防痱子

  爸爸妈妈应尽量避免让宝宝待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里。夏季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在50%~60%。如果温度合适,但是湿度过大,汗液无法排出,也容易出痱子。平时要尽量保证宝宝皮肤清洁、干爽,出汗后要及时擦干,每次喂奶后,用柔软的纱布巾蘸干宝宝脸上的汗液和乳汁。另外,要为宝宝勤换衣服,夏季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以利于皮肤透气干爽。

  生了痱子不要抓挠

  ◎如果宝宝感觉瘙痒,应尽可能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以免抓破皮肤引发感染。

  ◎不要用太热的水洗澡,也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以免刺激皮肤,加剧皮肤的瘙痒。

  ◎切忌过分捂盖,特别是长痱子的部位,能够裸露在空气中。

  ◎如果宝宝痱子比较严重,痒得难耐,可用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但一定要确认皮肤没有破溃。

  ◎如果皮肤已被抓破,有发炎的迹象,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医生叮咛】不使用痱子粉

  痱子粉有清凉止痒的作用,但多含有滑石粉,对宝宝健康无益,粉末还有可能堵塞毛孔,因此不使用。

  4月1~2周

  母乳喂养

  “背奶”妈妈是指生完宝宝后返岗,在工作间隙挤出并储存母乳,晚上背回家给宝宝当第二天“口粮”的职业女性。虽然已经上班了,但职场妈妈们依旧希望继续母乳喂养,把原汁原味的乳汁留给宝宝。

  光荣加入“背奶大军”

  背奶妈妈一方面要让宝宝得到天然的营养,为宝宝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延续自己的职业理想,让人生和事业不留遗憾。即便背奶过程充满了尴尬和辛苦,但是为了宝宝,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准备好“背奶四件套”

  重回工作岗位前,妈妈要准备好泵奶和储奶的物品,包括吸奶器、储存母乳的储奶袋、冰包(蓝冰)、防溢乳垫,这些通常被称为“背奶四件套”。

  储奶袋上要写明时间

  储奶需选择食用级别的专业储奶用具,能直接连接在吸奶器上,可减少污染的风险,使用也更为方便。用储奶袋收集完母乳要注意封口,避免漏奶,还要用记号笔在袋子上写好日期和时间,避免过期。

  用蓝冰不愁办公室没冰箱

  蓝冰保鲜时间是冰袋的2倍,购买时可以选有奶瓶形状凹槽的。使用前把蓝冰放在冰箱冷冻6~12小时。办公场所有条件时,可以将刚吸出的乳汁放入冰箱冷藏,回家路上再将储奶袋放在装有蓝冰的冰包中。冷藏条件下的母乳一般都可以放置24小时,室温下的乳汁也能放置4~6小时,千万不要浪费。

  6~7月

  辅食喂养

  即使能吃辅食了,也要切记,宝宝营养的主要来源还是母乳或配方奶。辅食只是弥补部分营养素的不足,是为过渡到以饭菜为主要食物做好准备。至于辅食添加的具体时间、次数,主要取决于每个宝宝对吃辅食的兴趣和主动性。

  什么是辅食

  辅食是给宝宝添加的除母乳和配方奶之外的所有固态和液态食物。也就是说,不管是米粉、蔬菜、蛋黄、肉等固态食物,还是米汤、米粥等液态食物,都属于辅食,都应遵循辅食添加原则。

  添加辅食的4个信号

  信号1:宝宝自己能坐稳,口水变多,会挺起脖子呈45°,吮吸手指。

  信号2:宝宝对辅食感兴趣,当大人吃东西时,宝宝会盯着看,有时还想抢勺子。

  信号3

  本书首版印刷18次,常销7年。第二版全新升级,暖心来袭!天津和睦家儿科主任傅宏娜凝聚20余年儿科从医经验,专为0~3岁中国宝宝定制的育儿百科全书。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前队长魏秋月、天津和平区电视台主持人郝爽倾情。

  从准妈妈待产说起,顺利地迎接“小生命”,到新生儿期、婴幼儿期,时间划分到周,解析宝宝不同阶段身心发育的特点。父母可根据书页切口索引,速查喂养护理知识。

  全书包含8大养育课题:解读宝宝生长发育情况;特别关注的养育要点;科学喂养、辅食添加指南;吃喝拉撒等日常护理;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宝宝常见疾病应对方法;性格培养方案;早教启蒙促进宝宝智力和情感开发。图文并茂,碎片化阅读,10秒钟学会一个知识点。

  更有聚焦疫苗、入园、自闭症、三胎等百万家庭关注的热点问题,作者结合国际先进育儿理念,给新手父母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科学指导和合理建议。

  100多张实用可爱的演示插画,90余条宝妈经验谈 医生叮咛,过来人的贴心话是给新手父母的“定心丸”,认准就不用东查西找。

  手边备上这本育儿宝典,让父母拥有完备的育儿知识,解决不必要的焦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的生活分享 » 傅宏娜《新生儿婴儿喂养护理百科》PDF电子版百度云完整版可下载

赞 (1)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